郭秀蘭.jpg    

 

在人與人密集交會的世代裡,溝通的管道愈來愈多,無論是三五好友相聚交流,或是站在眾人目光焦點的講台上發表演說,如何準確而流暢的表達個人所思所想,進而使聆聽者完全了解,絕對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能力。為培養本校同學溝通表達之技能,教學資源中心學生學習資源組特於100519日辦理「一分鐘學會上台表達摘心術」演講活動,並邀請表達學大師郭秀蘭老師蒞臨指導。

「這是一個溝通的時代。」郭秀蘭老師開門見山如是說道,舉凡我們從學校到步入社會,「溝通」的機會只增不減,溝通是報告的基礎,報告是溝通的進階,二者相輔相成,卻也是一體兩面。郭老師首先從報告的角度切入,告訴我們三項有關報告的方針:一、要準備,不要浪費聽眾的時間;二、注意儀態,不要貽笑大方;三、尊重專業,接受專家的意見。郭秀蘭老師藉此說了一個有趣的小故事,有個人在某次有機會上台發表,然而他實在太害怕了,詢問台下聽眾知不知道他要報告什麼,台下的人回答不知道,他說:「我也不知道,既然沒人知道,那就不說了,謝謝。」下回又有機會上台,他又詢問台下聽眾知不知道他要報告什麼,聽眾這次回答知道,他說:「既然都知道了,那就不浪費大家的時間,謝謝大家。」一溜煙又下台了。第三次上台,他仍然很害怕開口說話,又再次問台下聽眾是否知道他要報告的內容,這回一半的聽眾說知道,一半說不知道,他說:「真是太好了,那就請知道的告訴不知道的朋友吧。」這是個令人莞爾一笑的小故事,然而逃避只是一時的,在真實的生活中,恐怕還是需要在「如何報告」這個議題上多花點功夫。

郭秀蘭老師說話字正腔圓,聲調高亢嘹亮,她告訴我們平常說話甚至於歌唱的時侯,都應該採用「腹式呼吸法」。所謂「腹式呼吸法」即是在吸氣時刻意的加深吸氣,讓肺葉脹大,肺葉脹大後會下推橫隔膜並推擠內臟,橫隔膜以下器官包括肝、胰、胃、腸等都受到按摩,此時單一呼吸的肺活量約是平時的三倍,而呼氣時也能將更深層的廢氣排除。但一般人大多採用「胸式呼吸法」,即是吸氣時肺葉擴大,肺內壓比大氣壓低,氣體吸入,直到肺內壓與大氣壓相等,呼氣時反之,所有的呼吸活動都僅在肺部進行,郭秀蘭老師建議我們多練習腹式呼吸,從「丹田」發出聲音。此外,她並提出聲音與演講報告相結合的VOICE方法:

一、V-Vocal cords:聲帶是天然樂器,要適度的保護我們的聲帶,根據研究顯示,好的演說在內容部分其實只占7%,而聲音語調就占了38%,要有響亮的聲音,必須養聲、養生、養身,。

二、O-Open:金口開張的大小要剛好,不要過大或過小。

三、I-Interesting:隨時記得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名言,讓說話的內容更有味。

四、C-Correct:內容要求證。

五、E-Echo:內容貼近聽眾的生活、適合聽眾的年齡,才能說得引人共鳴。

 

完成一場好的演說並不容易,郭秀蘭老師分享她的見解,提出SPEECH方法,包括下列六個準則:

一、S-Stage Fright(克服恐懼)Stance(站姿必須抬頭挺胸)Start(開場時間切忌過長)

二、P-Place(地點在哪)People(對象為何)Preparation(事前準備)

三、E-Eye(成功的演說要注意運轉眼睛,多與聽眾產生eye contact)Expression(注意表情)Equipment(活用道具)

四、E-Effective(話多不如少,話少不如話好,好的演說應有效率的表達內容)EQ(隨時觀察並掌握聽眾的情緒)

五、C-Creative(讓表達更有創意)Contents(內容需經編排)Conclusion(讓結尾餘音繞樑)

六、H-Head(用腦檢視所有細節)Heart(用心融入演說內容)Hands(與觀眾互動,給予掌聲,自己也將能贏得喝采)

 最後,郭秀蘭老師並邀請五位同學分別上台朗讀,實際練習並驗收聽講成果。歷時兩小時的活動中,郭老師說說唱唱,表情逗趣,儼然就是一個聲樂家兼演員,而本次出席參與的52位同學出也給予高達95%的滿意度,期望與會同學收穫良多,逐步克服上台恐懼,戰勝自我成為優秀的演說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cu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