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TA期中工作坊-溝通技巧訓練」

講者:卡內基機構-張妍婕 老師

時間:98年11月18日13:30~15:30
地點:東吳大學雙溪校區-哲生樓H101

教育目標:教學助理-溝通技巧訓練

主辦單位:教學資源中心 學生學習資源組

 

(圖\文:東吳大學 法律四 吳思穎)

 

【活動簡介】

北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中心學校-東吳大學於98年度上學年舉行本學期首次的TA期中工作坊-本次工作坊主題是TA溝通技巧訓練」,係為了加強教學助理的溝通能力所設。本次工作坊邀請到卡內基訓練機構的張妍婕講師來教導TA如何在教學時,運用溝通技巧,在教學時得以與同學們進行有效的對話。可別小看溝通這項能力,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讓你們在每個場合都可以進退得宜,造就良好印象,教學助理的專業學識更是需要透過良好、有效的溝通,發揮最大的教學成效。

 

【活動內容】

一、良好溝通者的特質

張妍婕講師指出,成為溝通高手基本上都具備一定的親和力、不易怯場、願意聆聽的特質,與人溝通對話時不論對方身分為何,態度總是不坑不卑,在適當的場合,合宜的時間點說出恰如其分的話。

擔任教學助理的同學,當然都具備不怯場的實力,但是,不怯場不表示溝通能力很好。溝通運用在任何一方面都會發揮它的價值。

教學進行過程中,難免會發生與學生溝通上的問題。比方說,同學不願意配合教學助理的要求、抱怨教學助理指定作業太多、更或者對於課業失去學習耐性。此時,身為教學助理的TA們如何應付此種情況並有效處裡便是本次工作坊的培訓重點。

 

二、認識溝通類型,輕鬆成為溝通高手

講師以「磨斧頭」故事為活動開始,藉此故事說明溝通是一項技巧、一項能力,可以藉由練習,讓它運用的更臻妥當且發揮效果。

張妍婕老師讓同學先認識溝通的分類,她表示要先認識溝通才能進行有效果的溝通,溝通主要可以分成四種類型,分別為:『社交型溝通』、『控制型溝通』、『尋求型溝通』、『重點型溝通』。

 

社交型溝通:通常發生在非熟識者身上,談話內容大多不涉及個人資訊;

控制型溝通:有「發號施令」的特性,倘若遇到這類的溝通對象,講師建議應對方法,可以先給予支持再分享自己的意見。

尋求型溝通:主要是發生在溝通者較無自己想法,而常尋求他人意見e.g:「你認為這樣好不好你覺得….?」;

重點型溝通:對話者會比較開放自己,願意談自己、並且讓他人了解他。

 

 

三、善用聆聽技巧、分析問題,再作回應

開啟良好溝通,首先必須先學會如何聆聽。講師說,聆聽與被聆聽對我們的情緒生活而言,就像是呼吸一樣重要,聆聽是自己與別人溝通情緒、分享感受的重要管道,聆聽除了是增進彼此了解的重要橋樑外聆聽也是關懷他人的條件。

聆聽的基礎建立在完全的尊重,平等的對待,願意聽人傾訴。在教學中,如能以同理心「感同身受」,給予關懷、讚美、體諒。相反的,假如教學助理不願聆聽同學的需要,或是聽不懂同學的需求,這都會產生與同學間溝通不良的問題。

另外,教學助理聽完同學提出的問題之後,該如何回應,也是在教學中應該留意的事。

講師舉例說當同學抱怨不喜歡考試或是不願意配合教學過程中時,教學助理應該怎麼化解此狀態?講師建議,當遇到此類問題時,教學助理們不妨以「開放性問句」詢問,而不要只是簡單的詢問「對、不對」或「是、不是」,如此才可引導學生思考問題點。

又若當學生上課不願予以任何回應,在使用開放性問句後仍無成效後,助理們此時就可以視情況限縮問題,或是把問題切割成數個問題。也就是說,這些技巧是彈性的、可以視情況調整搭配使用。

在最後,講師也建議助理應該多加強聆聽能力、聽懂問題才能分析問題,才能與以合適的回應。

 

 

四、溝通的加減乘除

溝通技巧中,講師也把溝通效果簡易地分成四類型,分別是「溝通的加減乘除」,什麼是溝通的加減乘除,講師的說明如下:

溝通的「加」:簡言之就是四字訣「挣、興、享、簡明」,是只要先取得溝通的資格;是指要要在高興且開心的情況下進行;則是指要分享;最後簡明是指溝通要簡單清楚,易於使對談者了解。講師指出,在溝通的時候為使對談者明白,最好的方法是直接進入主題,每次的溝通內容都應該要有時、地、人、事、物的要素為佳。當然更可以舉自己的故事或是親身經歷來分享,豐富談話的內容。且經由自己的經驗為例,會使得溝通發揮更佳的效果。

溝通的「減」:說話的時候,也應該盡量避免看講稿、死記背誦或面露高傲的神情,在表情部分也應避免僵化、不自然。講師還打趣的舉喜愛頭抬45度的趙建銘先生為例。講師表示在說話時,態度、肢體、內容等要素都會決定影響對談者的感受,所以在溝通時應親切、有耐心,並且專注傾聽、避免插話。

溝通的「乘」:和溝通的加定義一樣,但是還得加上瞭解、練習以及打開自己的舒適圈、善用肢體語言,並且在說話的時候,可以增加熱忱、以及正向思考的語言,簡單的說,就是在溝通時,應該保有「三不原則」,即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

溝通的「除」:是指避免刻意模仿他人的形象、談話內容避免批評、態度方面也應避免憂鬱、急躁。因為這些都是不利於溝通的要素。

 

五、溝通能力=成功者必備條件

溝通能力跟專業能力哪個比較重要?講師表示,許多人雖然專業能力強,但往往缺乏溝通能力,而溝通能力絕對需要訓練。每年總是有很多畢業生投入職場,現在是大家雖然現在是教學助理,但是有一天會畢業,會就業、投入職場,當然,每個人的發展都會不一樣,如果只知道在專業能力上埋頭苦幹,而忽略溝通能力,那麼,相較於除了做專業工作以外也注重溝通能力的人而言,其競爭力就差了些。

成功人士都有共通的某些人格特質,最明顯的特質是「保持成長」,不斷的學習與成長,保持進步,不因外在環境的限制,或者已達目的而停止;相反的,失敗者普遍容易自滿,停滯腳步。

所以人如果溝通能力越好,就會越容易做分享快樂這件工作。成功人士普遍擅長溝通,他們表達尊重,對事情有意見就持續溝通。學習溝通很重要的就是,聽比說還重要,怎麼說比說什麼重要。

講師利用圖表(見右圖),把成功者的特質條列,並請同學自我檢視,是否已經擁有這些成功者的特質,得以準備踏進職場了。他建議尚在求學階段的我們,應該在大學階段就及早培養這些能力。因為愈來愈多資訊顯示,企業對所屬員工態度的重視,已超越其專業能力。許多學校早已在教學內容裡,納入關於建立自信、人際溝通與態度學習的課程。

講師表示,想要成功,就要注意「態度、能力」的養成,並且加速成長的學習循環,培養成功者的特質,成功者的特質,簡單的可以分成接受正面挑戰的自信與勇氣創造積極融洽的人際關係、擁有正向積極處理過度憂慮與壓力的能力、並且維持高度的熱忱、培養領導者的魅力此五種

以目前職場的要求,態度及能力的表現應占 85%, 專業知識只占 15%。以前人們求職找工作,會以為只要把專業能力範圍的事做好就好,事實證明,溝通也佔工作相當重要的一環。因為溝通能力是相當重要的成功要件,所以同學可別輕忽囉。

活動的最後,講師也分享了「比競爭者學的更快,是唯一能持久的競爭優勢」這句話來勉勵大家並為今日精采活動劃下句點。

 

 

 

 

 

 

 

 

 

 

 

scu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著開學的腳步逼近,東吳教學發展中心也於暑假舉辦多場教學助理培訓的計畫,也邀請到政治大學教學發展中心李昌雄教授為我們這群TA講授,究竟要怎麼做,才能成為老師和同學心目中稱職的TA?

 

 

這次的演講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先理解何謂教與學,第二部分才去探討TA的角色到底是什麼,因為不同老師、不同課程可能對你有不同的期待。

 

一開始李昌雄教授表明今天演講內容會比較偏向談論怎麼樣去幫助老師教學,因為你要把TA的角色扮演,或許你要知道的多一點。也就是說如果你清楚老師為什麼要在教學上做這樣考量的話,然後再請你幫忙,你會因為了解老師背後的道理,於是TA的工作會更愉快一些。

 

當然大家在進行TA的任務之前,其實不妨去了解一下你的老師在這課程的最終目標是希望學生帶走什麼東西,也就是所謂的學習目標訂定。這個學習目標是很多元的,最傳統的就是老師扮演專家,有效率的傳遞資訊,認為知識是透過講授、傳遞、消化、背誦所取得的。另外一個觀點則是說知識是可以加以應用,以便協助日後我們可以去解決生活上的問題,這個觀點很接近實務的概念。因此既然你是TA,你就應該要了解老師的教學目標,因為當教學目標有所不同,教學方法就要有所變通。

 

 

 

到底什麼是學習呢?這裡列出了四種不同的觀點。

 

第一、學習是為了要知道更多、獲得更多的知識。很多大學生剛從聯考近來,學習對他而言考高分就是代表你學習到了,但對於高年級的大學生來說應該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就算你考高分也不代表你真的學習到了什麼東西。

第二、學習也可能是為了要能解決問題,也就是一種能力的建立。

第三、我不只知道要如何做,我還要知道這背後的道理是什麼,也就是說不管你今天在大學學習到了多少的知識,今天我們要看的是你有沒有具備一種獨立思考的能力。

第四、當我能夠改變看事情的角度這才是真正的學習東西。尤其現在社會,以大學所學而言,你會發現當你步入社會一陣子之後自己就要立即充電了,因為我們所處的生活跟工作環境變動的太劇烈了,教授教導的很快就不夠用了,因此我們必須要能夠彈性的改變你看事情的角度來加強你自己的知識基礎,所以定義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還要來的關鍵。

 

因此當TA發現老師有偏向於上列四點的其中一點時,或者說老師的觀點跟多數學生的觀點有所出入的話,TA的功能就出現了。

 

接著很多TA都會面臨到一個問題,就是會有同學問你標準答案是什麼?這時TA要有一個認知就是,只有最好的答案沒有標準答案,TA的功能就是要告訴他們多種思考的方向。TA的工作有一部分是要幫助同學學習,也就是補助教學。有時當你發現你直接告訴同學答案根本就無法幫助他的話,這是因為他是思考遇到了瓶頸,思考方法出了問題,是被動的學習。

 

這樣的學生TA要怎麼幫忙他呢?你自己是一個自主學習者,你要怎麼去推動一個被動學習者呢?

 

自主學習的意思就是說你講的出來你的學習目標是什麼,而且你會應用適當的學習策略,且時時刻刻監督自己有無達到目標,這就叫做自主學習者。反觀你發現一個同學它學習的目標是不明確的、策略也不知道,那它就是被動的學習者。

 

在這裡面有一個方法就是說,你必須要看見自己學習的樣子,在輔導同學時請把他的資料取出來,你把他當成一個案例來檢視他的學習歷程,你來綜合研判,根據他的資料你來了解他的學習歷程是怎麼一個樣子,他卡在哪裡?需要什麼樣的協助?這個時候你才能夠給予一個適當的輔導,而非說看到問題的表面就施予補助教學的回應,我們應該在根本上給予適當的輔導。

 

 

 

 

接下來我們就為TA去做一些定義,這些都是政大去下的定義,我們希望TA進入班級的時候能夠運用教學科技輔佐教學技巧,達到和學生學習互動的良好以及協助任課老師提升教學品質和學習效果。接著就要協助老師建構有利的學習環境,促成主動學習和深度學習,促成和學習有關的批判思考和深度對話以及同儕之間師生之間持續的關心和支持,形塑出生機盎然的學習社群。

 

TA實際上就是在進行一場角色的扮演,而角色就是別人對你的一種期待,到底什麼是TA?這一切都是不一定的,究竟你的雇主老師期望你做些什麼,和教學資源中心希望你做些什麼,以及班上同學對你的期待,這一切都是由這三者對你的期許所構成的-雇主教師、教學資源中心和同學。當然有時候你會忽略別人對你的期待,你根本不接受那樣的角色,也是有這樣的可能性。

 

TA這個角色裡面有很多的可能,第一個就是工讀生,第二個老師需要你來做教材的代工,第三個你是輔佐老師做教材的,第四個你是真的可以輔佐老師的教學,最後就是正式的老師。

 

不同的角色需要不同的技能,你可能是後勤支援,也可能是技術員或者是工程師,你也可以做學習的教練幫忙學生學習。這部分是一種心理契約,你必須要跟教學資源中心、雇主教師和學生做一番溝通。

 

最後總結一下今天我們講了什麼,第一、假如你要做一個稱職的TA,你必須要去理解教與學的循環發展動態系統,你才會知道老師和同學期待你什麼。第二、你必須要腳踏實地的去作好你份內的角色與任務,假如你是負責協助精進課程內容的學習,那麼就可能要做學習資源的統整、投影片錄音的創新應用、深度的討論和製作學習歷程檔案協助同學反思;假如你負責補救課程內容的學習,那麼你就必須要和學生進行學生學習的合作分析。

 

 

 

很高興今天邀請到政大教學發展中心-李昌雄教授,替我們這群即將上戰場的TA分享這麼多的經驗及知識,也期許在新學期老師、TA和同學們能達到三贏的局面,讓東吳的學習環境更加美好。

 

 

 

scu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要當一位教學助理應該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要怎麼做才能算是個稱職的教學助理,一位好的教學助理不僅可以讓老師發現自己的不可取代性,同時也能適時在學生需要幫助時給與協助。身為一個教學助理不是只有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學習,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有怎樣互動關係及課程設計才能讓不同類型的學生都能充份學習? 而這次的演講主要的內容就是希望可以藉由老師的教學經驗及一些分享,提供想成為教學助理的同學們一個方向。

 

 

 

當天演講的內容大綱可分為以下的幾個階段:

★瞭解學習者的起點能力與特質

★成為學生的榜樣~做個好的教學助理

★預測老師對學生影響最重要的指標~教師信念

★成為有信心老師的十大信條

★教學設計的核心要素(ADDIE)

★提升學習理解的策略

★協助課程資料蒐集

★做筆記的技巧

★筆記與心得的批閱技巧

★教師自我評估~教學檔案

 

一、瞭解學習者的起點能力與特質

在瞭解一個學生起點能力的時候,重要的是如何把他的舊經驗與新經驗做連結,如此也可以避免重複並確認學習的起點。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學生過去所學習的知識與現在可以做一個串連,這樣學生比較容易去記,老師也比較能夠知道要如何去設計適合學生特質的教學活動。

 

二、成為學生的榜樣~做個好的教學助理

() 對教學內容的瞭解(包括教學技能)

() 精熟教學技能 

() 好的教學是可以學習的

() 成為有目的性(企圖性或意圖性)的教師或教學助理

 

三、預測老師對學生影響最重要的指標~教師信念

 

預測老師對學生影響最重要的指標,在教學的歷程中叫做老師的教學信念,也就是教師效能(Teacher Efficacy)的一個部份。達到有目的性教師的核心特質,先相信自己是有能力能影響任何一個學生,你才會開始動腦筋,為什麼自己有時候無法影響某位學生,接下來才會開始找方法,所以我們常常在講有句諺語是說:「如果不願意做的時候,你可以找到千百個理由;但如果你願意做的時候,你一定可以找到一個方法。」,同樣的道理,當你相信可以影響學生的時候,那就會找到一個方法去影響他,老師與教學助理也可以互相影響,當教學助理創造了自己的不可取代性,老師對教學助理的依賴性就會非常高,教學助理的不可被取代性就是隨時可以掌握到老師需要的是什麼,可以給老師最好的協助,就是一個互動的關係。

 

 

 

 

 

四、成為有信心老師的十大信條

()感覺自己有信心,也表現出信心:知難行易

()檢測自己為何想教學:要有強烈的教學意念

()學習有效教學的特質

()進入每一個教室帶著特定的教育目的與目標

()注意教學課程的內容份量

()經常使用主動學習的教學策略

()不要成為一個完美主義者

()輕鬆去承認自己有不知之處

()尋求學生與同事(同儕、課程老師)的回饋

()記得精力與個人熱忱可以讓一天過的很快也很充實:主動製造事件或創造活動的發生。

 

五、教學設計的核心要素(ADDIE)

1.分析 (Analysis):確認教學的需要及設定教學目標

2.設計 (Design):確認具體的學習目標並發展學習活動及教學媒體以確保學習目標的達成

3.發展 (Development):準備學生學習及教師教學的資料

4.執行 (Implementation):傳遞設計好的教學活動

5.評鑑 (Evaluation):包含形成性與總結性評鑑並根據學習者的評估結果修正教學與學習活動

 

六、提升學習理解的策略

()給予學習者探究概念及產生知識與經驗連結的機會

()提供有目的性的練習,例如: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 ~ 學習如何學,監控自己的學習能力與技巧,亦即,知道自己所使用的學習策略及讓自己獲得好成績的方法

()提供其進步的回饋訊息

()使學生接觸到真實複雜的問題,而此問題能夠示例學科領域知識的主要特徵

()幫助學習者學以致用

 

七、協助課程資料蒐集

()培養默契:與授課教師討論瞭解授課教師的期望

()搜尋相關教材:根據學習需要找尋對學習有助益的範例或問題供學生討論與練習

()相關教材的資源:網路、圖書館、相關的教材、媒體資料

()準備教材:製作講義、投影片、教學光碟、相關試題的整理

()歸納分析:彙整相關資料建檔,經常修正與更新教材

 

 

 

 

 

八、做筆記的技巧

()教學者的角色任務

減緩講述與口述表達的速度:由於速度減緩使學生更能掌握教學的重要內容且加以記錄,而不是逐字紀錄。並且使學生有時間思考講述的內容與過程

 

教學過程中教師提供重要內容的線索,兩種線索的提供:

 1 .強調線索:講述過程中教師直接強調其所講述是重要的必須記錄下來,在提

供此線索時,教師必須停頓,使學生有時間紀錄剛剛所陳述的資料。

 2 .組織線索:直接提供歸納重點,例如:「教學設計的五個核心要素」,如此學生就能夠於筆記中紀錄五個要點。課程結束前提供時間讓學生能夠回顧他們所記錄下來的課程重點,至少需提供五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能將遺漏之處透過詢問老師或與同儕討論補上。

 

()學習者的角色任務

教學者必須在教學前教導學生如何摘要重點或以簡短文字記錄,教學生如何可以加速記錄,或教導如何課前預習使得其在教學過程能對教學內容較為熟悉。

兩個做筆記的技巧:

  1 .策略性做筆記:在做筆記的過程中運用後設認知或策略技巧,學習者必須課前準備好筆記線索

  2 .指導性的筆記:也是使用線索筆記,只是此筆記為教師提供,將教學重點以類似學習單的方式呈現。

 

九、筆記與心得的批閱技巧

() 筆記的批閱技巧

  文字撰寫清晰可讀

  條理分明並標示重點

課程重要內容有加以註記

  筆記有助於學生複習課程並有效準備期中期末考試

() 心得的批閱技巧

  老師事先準備有關評分標準

  先瀏覽幾位學生的撰寫內容後決定評分標準

  主要內容概述 (不需要鉅細靡遺抄錄)既然為心得則不能僅以內容(事實)之陳述,要小心學習者是否網路下載或抄襲其他資料

  針對主要內容反思:根據內容反思自己的收穫及與個人經驗的連結

  批判思考的情形:根據主要內容提主不同的見解或提出疑問

 

十、教師自我評估~教學檔案

有很多東西因教學而彙整成一個檔案,所彙整的資料應該是要跟教學有關的,如果是以老師來看的話,如果今天要搜集自己的資料,如果你跟學生有互動,有的時候學生會幫你寫回饋,那些東西就要留起來,如果學生給你的回饋是因為你有說過某些話或做過某些事而影響了他,那就要留下來因為這是非常經典的,所以如果要幫老師的話就要幫忙去蒐集這樣的資料。在上課的過程你也可以幫老師拍照,那老師就會有很多的資訊可以留下來,所以在收錄檔案裡面如果你能夠幫老師把一些關鍵的訊息摘錄下來,等於是你在幫老師寫教學計畫,那老師未來也可以做教學的歷程,因為不同的用途放的資料是不太相同的。要怎樣做自我的評估也就是要幫自己做反思的時候,第一個部份是課程完了就問自己,在課程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困難或是主要的問題然後把它寫下來,什麼樣的東西或是方式去幫我達成協助把它寫下來,這些都是可以思考的。最重要的未來如果你有機會,無論是補救教學、或是教學的歷程中請記得,上完課以後,留給自己1015分鐘,或是跟學生互動完留給自己1015分鐘,然後把今天跟學生互動的歷程把它寫下來,你就可以清楚知道今天大概做過什麼,有哪些好的有哪些不好的,類似像教學日誌或助理日誌,可以看到整個脈絡的歷程。

 

聽過這場演講的內容後,其實可以發現要當一位教學助理不是很難,但是要當一位好的教學助理也並不是那麼容易,像是在協助老師的方面,必須要主動去與老師互動且培養默契,這樣才能了解老師希望助教如何的協助,對於學生方面,課程的設計要儘量的多元,越是多元化學生學習的效果越佳。從這場演講中想必大家的收穫都不少,重要的是不要忘記初衷,適時的轉換立場替老師或學生想想,同時也會讓自己更清楚要如何做才會是最好的。

 

 

scu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